【青島故事】美國版"陶淵明" 用十年木野養生會館-官方網站譯出《道德經》
X戰警多鏡頭行車記錄器專業網|多鏡頭行車記錄器|多鏡頭行車紀錄器比較|多鏡頭行車紀錄器推薦|多鏡頭行車紀錄器影片
【往期回顧】
【青島新聞網獨傢】
(文/於泓 圖/孫志文)
唐僧的故事大傢都聽過,中國的和尚不遠萬裡去印度取經求學,今天故事的主角跟唐僧差不多,一個美國大叔戴嶺,因為癡迷老子的《道德經》,漂洋過海從美國波士頓來到中國,在黃島小珠山上,當起瞭金發碧眼的“陶淵明”,每天抄些《大學》、《中庸》,最近,由他自己的翻譯的英文版《道德經》正式完工,像一位閉關修煉、功德圓滿的世外高人,戴嶺帶著他這本心血傑作,下山傳法。
“這夥計就是長瞭張白人的臉。”
想要采訪戴嶺不是件容易的事兒,盡管美國人喬佈斯把蘋果手機賣遍瞭全球,但是作為喬幫主美國老鄉的戴嶺,卻絲毫不給他老人傢面子,他至今用的還是隻能接打電話的“老人機”,沒有微信、微博,想要找到這夥計,一要看你的運氣,二要看他的心情。
“放心交流肯定沒問題,他就是長瞭白人的臉。”幾經周折,記者找到瞭戴嶺的朋友裴顥,他跟戴嶺是一個樂隊的成員,他是鼓手、戴嶺是樂隊裡的吉他手兼主唱,約好見面時間之後,裴顥讓記者做好心理準備,戴嶺這位美國哥們身上一點老美的時間觀念都沒有,遲到是傢常便飯。
記者曾腦補過很多次戴嶺出場時的畫面,但直到見到他之後你才會明白,現實遠比想象來得瘋狂。老牌搖滾樂隊“披頭士”的短發,一副大到誇張的墨鏡,西服混搭牛仔褲,再配上一雙千層底佈鞋,戴嶺就這麼大搖大擺地彈著他的“ Backpacker”(背包客吉他),唱著自己寫的歌,一步一步走進你的視野。
一本《道德經》讓他飄揚過海
正式開始采訪前,戴嶺執意要先給大夥兒唱一段,合著鼓手裴顥的鼓點,戴嶺唱起來他自己創作的歌曲版《道德經》。
“道可道、非常道、名可名、非常名……”單就中國人的角度來說,戴嶺的中文也僅僅算及格水平,因為來黃島15年瞭,戴嶺對本地方言相當“門清”,常常自詡是“黃島銀”,是這片熱土上,資歷最老的老外。
盡管看上去比較“愣”,但戴嶺可是地道的波士頓大學計算機專業的高材生,曾在河北農業大學、濱海學院當過外教,至於為什麼從大學跑到瞭山上,戴嶺給出的答案還是《道德經》。
當“緣分、悟道、參禪”這些詞兒從老外嘴裡蹦出來,你會覺得特玄幻,但是戴嶺就是這麼解釋他與中國,與《道德經》間的故事。戴嶺本是美國一普通青年,大學期間,他的西方哲學史老師,送給瞭他一本英文版的《道德經》,戴嶺至今也猜不透老師當時是個什麼想法,他也曾問過老師,為什麼是他,為什麼是《道德經》,老師的回答也特個性——“我就覺得你會喜歡這個。”
老師的直覺是對的,這本英文版的《道德經》,讓戴嶺看到瞭中國人的宇宙觀和哲學觀,尤其是“道生一、一生二、二生三”這句,可以說跟現在物理界關於宇宙大爆炸的起源學說非常契合,宇宙也就是道,起源於宇宙大爆炸,也就是“道生一”,而後產生的兩個粒子,也就是“一生二”,由二到三,萬物衍生。
戴嶺說,九十年代的波士頓,不少人向往神秘的東方,有很多老外組織的參禪、周易俱樂部,借著這股中國熱的東風,戴嶺飄揚過海來到瞭中國。
戴嶺和他譜曲的《道德經》
上山台中商標註冊求道 老外翻譯出瞭青島版《道德經》
戴嶺喜歡爬山,也正是因為這個愛好,他的學生幫他起瞭“戴嶺”這個名字,來到中國後,戴嶺先是當起瞭外教,最早是在河北,後來就紮根到瞭黃島。
“我是想去曲阜的,但是那邊好像不需要外教。”戴嶺說,他的計劃是到孔孟之鄉學習中國的傳統文化,但孔子故裡沒能讓這個說外語的老外找到工作,為瞭先填飽肚子,戴嶺來到瞭青島。
“這個老外應該是信佛的。”薛泰雨是一位果農,也是戴嶺的房東,兩人相識於小珠山,當戴嶺得知薛師傅就住在山上之後,執意要租他的房子,跟他做鄰居。在薛師傅看來,戴嶺是個好老外,每天吃素、偶爾還抄抄佛經,比中國人過得還虔誠。但戴嶺卻不認為自己是個和尚,他的骨子裡還是偏道傢多一點。
“吃素是為瞭健康,我主要還是翻譯中國經典。”戴嶺說著,拿起瞭一本樣書,這是由他翻譯的《道德經》,在過去來中國的十多年,他做的就是查字典、找資料翻譯這本《道德經》。
戴嶺在山上的房子很有特點,一間玻璃房是他的書房,睡的是火炕,除瞭架子鼓就是他帶來的各種書,有儒學經典四書五經,還有《金剛經》、《楞伽經》,書桌上擺著他寫的毛筆字。
戴嶺寫字有個習慣,總喜歡收筆之後給字加上個黑框,這種像印章式的書法他認為特別好看。
其實,住在山上並不像大傢想得這樣輕松,沒有洗手間,洗漱用的是山泉水,洗澡隻能下山投靠朋友,想要方便的話,就在山上找個角落。
即便在英文出版界,《道德經》的翻譯版本也非常多,而戴嶺的這版青島《道德經》有什麼不一樣呢?戴嶺對於《道德經》的翻譯有著自己的獨特方式,別人翻譯的書,他絕不先看,怕產生先入為主的印象,翻譯過程隻專註於原文,通過中英字典,古漢語字典這些工具書,先在他這個西方腦瓜中,領悟出老子的意思,再翻譯成同胞們熟悉的英語,而在翻譯的過程中,戴嶺覺得一個好的文化環境至關重要,這也是他台中通水管選擇山東青島、選擇住在山上的一個重要原因。
“把真經取回美國,豪美科技X戰警GPS車隊管理系統|gps車隊管理|gps車隊管理系統|車輛監控系統|gps車輛監控系統把孩子領到中國。”
最近,戴嶺正忙著聯系出版社,他說他的青島版《道德經》不久後就會跟大傢見面,現在他又給自己定瞭一個小目標,翻譯完《道德經》他要準備再翻譯儒傢的經典四書五經,等這些再翻譯完,他就準備再翻譯《金剛經》這些佛學經典,把中國的儒釋道一網打盡。
“你看這些小卡片,是我做的識字卡,可以的話我想讓美國的孩子也能愛上這些經典。”戴嶺目前已經辭去瞭外教的工作,專心翻譯這些經典,在隱居深山的同時,他還計劃著讓美國的孩子可以領略中國的文化。
“好的文化應該讓更多的孩子可以瞭解。”戴嶺說,他已經與山東國旅青島分社的工作人員談瞭自己的想法,自己對中國文化的熱情,也打動瞭對方,戴嶺想通過《道德經》讓兩國的孩子建立起一種文化上的交流,孩子們通過夏令營的形式去美國體驗美國本土文化,同時也可以分享中國的優秀文化,目前,戴嶺的項目已經啟動,把真經取回去的願望已經初步達成。
“這種文化上的交流應該是雙向的,好的文化不分國界,無論東西,無論中美。”戴嶺說,如果條件成熟,他還想把美國的孩子領到小珠山上,喝山泉、看山花,也教他們唱“道可道,非常道……”
戴嶺在山上租住的小房子
房東是種櫻桃的,所以戴嶺的房子就在一棵棵櫻桃樹中間。
閑來無事,戴嶺也會找房東喝茶。
這就是戴嶺的書法,各種經典隨意鋪在地上。
戴嶺喜歡書法,且不說字怎麼樣,這份熱情就讓人佩服。
戴嶺住的山下有座城隍廟,沒事的時候他總喜歡過去看看。
這就是戴嶺,一位拉近中美文化的“黃島銀”。
提示:支持← →箭頭翻頁
- May 05 Sat 2018 11:58
【青島故事】美國版-陶淵明- 用十年譯出《道德經》
close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
發表留言